close

本文引用至:媽媽是最初的老師-演講後的分享

上個星期五晚上,應泰山文教基金會之邀,我在長安國中有一場演講。昨天下午在市圖的新書分享也順利結束。這兩場雖然內容不大相同,但分享都以呼籲「做個好大人」為主軸。

 

我的講綱中有一段話:

孩子期盼哪些好大人

好父母

好老師

好長輩

好的職場典範

為什麼我要呼籲大家做個好大人

因為教育裡沒有獨善其身的可能、沒有便宜行事的捷徑

所以,凡為我們期待的、我們就努力做出

我常想,大人跟孩子的世界除了有身型的距離、理解力的距離,也許真正無法跨越的,是孩子心中被尊重的感覺與成人以為信任之間的認知距離。
 

昨天,在市圖的演講會上,因為一個提問,我們面對了這樣的距離。
 

當我分享412號小廚師活動中有一位小朋友不想吃秋葵的故事之後,有位朋友問我:「怎麼知道她沒有請別人幫她把秋葵吃掉?」
 

那是個一年級的小朋友,從投入工作的態度讓人一眼而知是非常篤定、執著的女孩。當孩子們正準備要開始用餐前,詩婷走進廚房跟我說:「Bubu姐,有一位小朋友說她不敢吃秋葵。」雖然,那時我們正忙著幫孩子烤千層麵,但我還是請詩婷把她帶進廚房裡。

一年級的孩子真的還小,所以,我蹲下來跟她商量。當我牽著她的雙手說:「就試著吃一小口看看,說不定妳會喜歡喔!」她想了一下,很清楚地回答:「我先吃一口口,如果不喜歡,可以不要吃嗎?」我好高興她這麼好商量,一口就答覆她說:「好!如果妳試了之後真的不喜歡,就把它留下來。」
 

對我來說,帶領孩子打開心門去領略新的事物,原本就是緩緩而進的期待,在一句話的溝通之間,她願意嚐試,已經讓我感到夠開心的了,所以,我沒有進一步的堅持。只是,我在心裡惦記著這件事,所以,當活動結束後,我們自己在用餐的討論之間,我問了工作伙伴,十二個小朋友收回的盤子中,可有人留下秋葵。

小米粉回答我說,她很確定收回的前菜盤都是空的。我當時感到高興的,除了吃秋葵這個新嚐試之外,還有她小小年紀就能接受商量的柔軟;我真的完全沒有想過她會請別人吃掉的可能,所以,一時也無法回答這位朋友。

在我說了自己的心情之後,有位女士舉手,沒有想到,這位小朋友的母親剛好在場。她證實小朋友的確把秋葵吃掉了,還跟媽媽分享自己是憋著氣把她吃掉的,但發現秋葵並沒有太多的怪味,只是她說,再也不要吃第二次了。當時,大家都笑了起來!

問題當然不在秋葵,也不在於信任的討論。我想要分享的是,所謂引導就是實務的工作。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嚐試,就要一步一步帶領,而不是用一個指令來達成。

對我來說,不是凡事不管才叫信任,也不是事事介入才是關心。我只是覺得,過多的疑慮無法成就一個安心的成長環境,成人的教導工作也不是用來抓孩子的小辮子,以證明自己的懷疑有先見之明。

當父母嘴上說著「我早就告訴過你」、「我早就知道你會這樣」時,心裡難道曾經產生過一絲絲料事如神的愉快嗎?所以,我想的是:無論是當父母或做為其他孩子的長輩,我不要把大人的角色當成檢察官或法官;我只要在引導的工作上下工夫、做一個好大人應該有的好榜樣,我要用誠心來了解與我有生命經驗差距的孩子們,用這樣的基礎來思考教養的方法。

接下來,五月八號在何嘉仁書局與 六月六日 在台南文學館的聚會,我希望能跨越概念的分享,深入「在愛裡相遇」的幾篇文章,進一步跟大家探討「做個好大人」的身體力行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lma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